九游率土之滨官服
  • 首页
  • 九游率土之滨官服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
栏目分类

  • 九游率土之滨官服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
热点资讯

  • 乱世的皇位传承,没有秩序_军功_高洋
  • 2025年天津体育学院王牌专业排名一览表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九游率土之滨官服 > 新闻动态 > 乱世的皇位传承,没有秩序_军功_高洋_高殷
乱世的皇位传承,没有秩序_军功_高洋_高殷
发布日期:2025-07-25 23:41    点击次数:110

文 / 子玉

父死子继和嫡长子继承制度,一直以来都只适合于社会安定、秩序井然的盛世环境。而在战乱纷争的乱世,皇位传承却往往遵循着残酷的丛林法则——适者生存。魏晋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,就是这条法则最典型的写照。

公元559年农历十月初十,北齐皇帝高洋在沉溺于酒色之间,最终折腾致死,年仅31岁。高洋似乎早有预感,自己死后北齐权力的激烈变动。他临终前对弟弟常山王高演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你若想争夺皇位便去争,但务必留我儿子一条性命。”可惜,这样的宽容并未能带来真正的安宁。

高洋去世后,年仅15岁的儿子高殷继承皇位。尽管高洋为高殷安排了一个豪华的辅政团队,由尚书令开封王杨愔领衔,辅佐者还有领军大将军平秦王高归彦、侍中燕子献及黄门侍郎郑颐等人,但这支阵容最终在以太后娄昭君为首的鲜卑势力面前败下阵来。最终,杨愔被杀,高殷也在次年被废为济南王,皇位旁落。

展开剩余82%

从根本上说,北齐这次皇位更替不过是内部汉人门阀与鲜卑势力之间的权力角逐。鲜卑势力一旦胜出,作为汉人代表的高殷自然难以继续执掌帝位。即便没有胡汉矛盾,高殷的皇位也岌岌可危,因为他既没有军功,也缺乏威望,北齐内部无人愿支持这样一个毫无实力的孩童,更何况他与鲜卑化的政治路线相抵触。

因此,高殷被废,常山王高演顺理成章地接掌了皇位。到了561年,高演去世前,又将皇位传给弟弟长广王高湛。

说到底,高洋、高演、高湛三人行事乖张,实际上是内外重压下的无奈之举。高洋算得上是个猛人,面对压力尚且不堪一击,更何况年幼的儿子?即便没有高演的篡位,现实也必将淘汰掉软弱无力的高殷。看看高殷的表现,高演攻克杨愔后入宫请罪,面对仍然支持高殷的禁军,他却惊慌失措,甚至说:“天子之位我都可以让给叔叔,更何况是个汉人大臣,只求叔叔饶我一命。”如此无骨之人,怎能在乱世存活?难怪高洋生前感叹:“我这孩子,一点也不像我。”

再来看南朝的情况。566年,陈文帝陈蒨去世,终年仅45岁,长子陈伯宗继承皇位。与北齐类似,陈蒨逝世后,南朝内部立刻分裂为两大派系:以尚书仆射到仲举、五兵尚书孔奂、中书舍人刘师知为代表的保皇派,以及以安成王陈顼为首的亲王派。

南陈出现内部分裂的根源在于皇帝年幼且无军功与威望加持,而陈顼作为陈文帝身边参与开创事业的人物,实力雄厚,有实质性争夺皇位的可能性。

双方首次冲突爆发于刘师知假传皇帝诏书欲将陈顼外放,陈顼识破阴谋,反以假传诏书罪名迫使刘师知自尽。紧接着,陈顼以会议为由诱骗韩子高和到仲举入尚书省,当场将二人逮捕赐死。

568年,陈顼以皇太后名义废黜陈伯宗,改封其为临海王,自己登基称帝,是为陈宣帝。

归根结底,陈伯宗的弱点在于年幼且无军功威望。设想陈霸先死后,他的儿子陈昌即使顺利继位,也难以稳固江山。南陈内有权臣、藩镇、土著虎视眈眈,更有北齐、北周、西梁等外部势力压力,以陈昌的能力和声望根本难以应付复杂局势,因此只能由有军功的陈蒨出马镇守。

实际上,任何王朝历史上,开国皇帝去世后,若继承者缺乏军功,必将遭受军权派的压迫和挑战。

比如汉惠帝刘盈不满相国曹参好饮酒不理朝政,曹参则坦然回应:“陛下只需安心治理,外事由臣来操持。”曹参的底气正是源于他对刘盈的军功和威望压倒性优势。

唐朝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成为死敌,最终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,也是因为李世民拥有卓越的军功。即便李建成身为太子且得父亲李渊支持,能力不俗,却始终无法撼动李世民的地位。

宇文泰对此深谙其道。556年十月,宇文泰临终前对侄子宇文护说道:“我的儿子们尚幼,外患严峻,天下重任全交给你了,务必实现我的愿望。”他明白,若将西魏江山传给儿子宇文觉,关陇集团其他成员必会推翻家族权威,只有让年长且亲历创业的侄子宇文护出面,宇文家权势方能持续。

尽管如此,宇文护依旧面临关陇集团强烈反对。他急于让宇文觉称帝,意在借皇权威望迅速确立宇文家与关陇其他贵族的区别,稳固地位。

然而,宇文护辅政期间依旧战战兢兢,因缺乏军功护体。试想若由宇文觉掌控局势,结果很可能是宇文家被其他关陇成员推翻。

历史也印证了这一点。北周宣帝宇文赟去世后,幼帝宇文阐继位,关陇贵族纷纷倒向杨坚,最终颠覆了宇文家族在北方的统治。

由此可见,乱世皇位传承的规律,确实是丛林法则。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后赵,石虎篡位便是例证。

换个角度看五代十国的复杂局面,也能发现同样规律。942年6月13日,后晋皇帝石敬瑭在邺都保昌殿病逝。临终托孤冯道扶立其子石重睿为帝,但冯道反而拥立了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,担忧石重睿无法应对乱世局面。

然而年长且有军功的石重贵,最终仍未能抵挡藩镇势力的反扑,后晋被藩镇联合契丹势力所灭。

本质上,李从厚、刘承祐、柴宗训等人的覆灭,皆因无军功与威望,终被藩镇颠覆。

因此,赵匡胤建立宋朝后,明智地提拔弟弟赵光义,封其为晋王,并任命开封府尹,实质上确立了其储君地位。

在藩镇尚未彻底肃清、天下未完全统一之前,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都缺乏掌控乱局的能力。为保证赵氏家族长治久安,赵匡胤做出了与宇文泰相似的抉择,将权力交由家族中年长且有实力的成员。

没错,国家的兴旺依赖于强有力的领导者。

直到995年四月,赵光义将三子寿王赵元侃立为皇太子,宋朝才真正回归到“父死子继”的正常继承轨道。

这一切,是在乱世已去、天下已定的背景下,才敢做出的决策。

说到底,盛世靠制度保障,乱世则依赖丛林法则的残酷生存法则。

写文不易,若读后有所收获,别忘了点个“赞”。谢谢!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2025年天津体育学院王牌专业排名一览表(含录取分数线)_本科_历史_物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文章
  • 2025-07-25乱世的皇位传承,没有秩序_军功_高洋_高殷
  • 2025-04-162025年天津体育学院王牌专业排名一览表(含录取分数线)_本科_历史_物理
    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九游率土之滨官服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